即时零售供应链应该怎么做? 即时零售(On-Demand Retail)的供应链不再是传统的“预测-生产-仓储-配送”线性模式,而是演变成了一个以速度、智能和弹性为核心的实时响应网络。
要做好当下的即时零售供应链,必须从传统思维转变为 “即时思维” 。核心目标是:在正确的时间、正确的地点,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,满足极不确定的即时需求。
一、 核心指导思想:从“储货”到“流货”
传统供应链的核心是“库存”,而即时零售供应链的核心是“流速”。一切工作都应围绕如何让商品更快、更准地流动起来。
二、 四大核心支柱与实施策略
支柱一:分布式、智能化的前置仓网络
前置仓(Near-Field Warehouses)是即时零售的基石。它不是一个大而全的中央仓,而是一个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、更靠近消费者的微型仓储节点。
• 分层布局:
◦ 中心仓(Hub Warehouse): 位于城市郊区,承担大批量采购、存储、加工和向前置仓补货的功能。是供应链的“水库”。
◦ 前置仓(Front Warehouse): 位于城区,覆盖3-5公里半径,SKU精选(3000-5000个),只存放周转最快的商品。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“水龙头”。
◦ 线下门店(Store-as-a-Warehouse): 将合作的商超、便利店、品牌专卖店也纳入供应链网络,作为天然的前置仓,极大丰富SKU广度(可达数万种)。这是美团闪购、京东到家等平台的主流模式。
• 智能选品与布货:
◦ 基于AI和大数据,分析不同区域的消费偏好(例如,社区型前置仓多生鲜蔬果,写字楼前置仓多速食咖啡),进行“千仓千面”的差异化选品和库存布置。
支柱二:数据驱动的实时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
这是即时零售供应链的“大脑”。核心是用实时数据替代经验预测,实现精准的“以销定储”。
• 动态需求预测:
◦ 利用AI模型,综合分析历史数据、实时订单、天气变化、节假日、附近商圈活动、甚至社交媒体热点,预测未来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各个仓点的商品需求。
◦ 例如: 预测到下午将下雨,系统自动增加该区域前置仓的雨具和零食库存;预测到周末有球赛,增加啤酒和烧烤食材的备货。
• 智能库存管理:
◦ 自动补货: 系统根据设定的安全库存阈值和销售预测,自动向中心仓发起补货指令,实现“高频少量”的自动补货,避免缺货和过度库存。
◦ 滞销品处理: 系统自动识别滞销品,并给出促销或调拨建议,加速库存周转。
支柱三:高度协同、可视化的履约系统
履约(Fulfillment)是即时零售的临门一脚,涉及订单处理、拣货、打包和配送,必须在30分钟-1小时内完成。
• 仓内运营智能化:
◦ 智能拣货路径: WMS(仓库管理系统)接收订单后,会为拣货员规划出最优路径,大幅提升拣货效率。
◦ 自动化技术应用: 在大型中心仓或标准前置仓,可采用AGV(自动导引运输车)、机械臂、自动传送带等,减少人力和错误。
◦ 波次拣货(Batch Picking): 将短时间内多个订单合并拣货,再分单打包,提升效率。
• 运力调度弹性化:
◦ 建立“专职+众包”的混合运力池。专职骑手保障基础运力,众包骑手在订单高峰时段(午晚餐时段、雨天)灵活补充,以应对瞬时波峰。
◦ 智能调度系统(如美团的“超级大脑”、饿了么的“方舟”)会实时计算订单分布、骑手位置、交通情况,实现全局最优的订单分配,减少骑手空跑和订单超时。
• 全链路可视化:
◦ 从用户下单、商家接单、拣货、打包、骑手取货、配送途中,直到送达,整个流程数据对平台、商家和消费者完全透明。这不仅提升用户体验,也便于问题追踪和优化。
支柱四:敏捷、柔性的供应商关系管理
上游的响应速度直接决定了下游的履约效率。
• 数据共享与协同:
◦ 向核心供应商开放部分销售数据,帮助他们更好地安排生产和物流,实现协同预测、补货与计划。
◦ 供应商管理库存(VMI): 邀请大型供应商直接管理中心仓或前置仓的库存,由供应商根据销售数据自主决定补货时间和数量,进一步加快响应速度。
• 定制化与敏捷供应:
◦ 与供应商合作开发适合即时零售渠道的定制化商品(如小包装、一人食)。
◦ 建立更敏捷的采购合同,支持小批量、多频次的采购,增加供应链的柔性。
如何开始做?
对于不同企业,切入点不同:
1. 对于平台型企业(如美团、京东): 核心是构建和优化整个网络生态,包括技术平台、仓网规划、运力调度,并吸引更多商家和品牌入驻。
2. 对于传统零售商/品牌商(如沃尔玛、雀巢): 核心是拥抱平台,并改造自身。
◦ 改造门店: 将线下门店数字化,开辟独立的拣货区,优化店内拣货流程。
◦ 接入平台: 与美团闪购、京东到家、饿了么等平台深度合作,利用其流量和运力。
◦ 建设前置仓: 对于高频消费的自有品类,可考虑自建或合作建设前置仓。
3. 对于初创企业: 聚焦一个细分领域(如高端生鲜、母婴即时达),构建小而美的供应链网络,将上述四个支柱在特定场景下做到极致。
即时零售供应链的竞争,不再是单点的竞争,而是整个“网络协同”和“数据智能”水平的竞争。谁的网络更密、数据更智能、响应更敏捷,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。